《西门子中国碳中和白皮书》成功发布
《西门子中国碳中和白皮书》成功发布

(能动2021年11月8日讯)西门子在第四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进博会)上正式发布了《西门子中国碳中和白皮书》,结合全球和中国碳达峰、碳中和现状与趋势,针对重点产业梳理清晰的产业减碳路径。白皮书逐一剖析工业、交通、建筑和能源等领域的减碳挑战与机遇,并提供西门子在这些领域的咨询服务、解决方案、创新科技及成功实践,为重点行业绿色发展提供指引。

白皮书指出,伴随着中国经济的韧性发展,未来碳排放压力将集中于能源及工业领域。同时,交通与建筑领域碳排放在未来人口增长及持续城镇化的背景下占比也将保持增长,这也将是“双碳”路径上的重要环节。

工业领域中,白皮书指出,一方面可以在政策规划端促进高排放行业产业升级,如严控高耗能行业新增产能及通过政策鼓励支持高技术产业和先进制造业、数字工业等新兴产业发展。另一方面,可以通过产品的全生命周期能耗需求减量,以数据驱动生产制造,通过人工智能、数字孪生等技术联通全局,找到非传统、高潜力的减碳环节。

交通领域,面对乘用车需求逐年增长、新能源汽车占比较低以及民航水运的新能源技术不成熟等挑战,白皮书提出了以政策引导优化交通产业结构转型,如倡导共享公共交通和通过数字化手段扩大交通管理系统范围,通过混合动力技术和车辆轻量化技术降低整体油耗以及使用燃料电池、氢能源等清洁燃料技术来转向电气化、多元化和清洁化。

建筑领域,现有建筑主要存在老旧建筑隔热性能差、能源管理系统能效低、建筑设计不合理、居民生活供暖对化石能源需求量大等问题。白皮书建议,应逐渐完善绿色建筑相关标准体系,加强对新建建筑在节能减排方面的要求和监管,并为提高建筑利用率、降低空置率制定相关激励政策。同时,大规模应用新兴建筑技术,有效提高未来新建筑能效。在技术赋能方面,可以利 用 数 字 化 技 术 优 化 建 筑 施 工 到 运 行 阶 段 能 效, 通 过 建 筑 信 息 模 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BIM)将建筑从设计施工到运行退役的全生命周期信息整合。在管理运营阶段,通过智能楼宇管理系统、供暖制冷系统优化升级以及数字化节能减碳技术等方式提高建筑能效。

能源领域是中国国民经济中最大的二氧化碳排放来源。尽管中国过去十几年在推动清洁能源发展方面已经取得不少成就,但未来在减碳进程中依然面临煤电为发电主力、清洁能源产纳不匹配、输配电网中绿色产品普及率低等挑战。白皮书强调,应从政策和市场两个维度进一步推进能源电力体制改革,从煤炭为主的高碳能源发电结构转向以清洁能源为主的低碳能源结构。在技术创新上,可以采用可掺氢燃气轮机等产品与技术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以及在中长期大力发展多能互补、分布式能源系统与微网和智能电网等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