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动Nengdong2025年2月6日讯)能源转型委员会发布最新报告《实现零碳建筑:电力、高效和灵活》(Achieving Zero-Carbon Buildings: Electric, Efficient and Flexible)全面介绍了建筑业的排放和能源使用状况,并阐述了在雄心勃勃的政策支持下,电力、高效和灵活的解决方案如何能实现建筑脱碳,提高生活水平并降低能源成本。
报告表示,由于不同的解决方案适用于不同的建筑类型、国家/地区和气候条件,因此并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脱碳解决方案,但建筑业打造二氧化碳零排放有三个关键优先事项:
-
电气化取代化石燃料:供暖和烹饪脱碳至关重要。 目前,天然气和石油供暖占全球排放量的8%,即3 GtCO(2)。 从使用化石燃料供暖和烹饪转向使用热泵和电炉等具有成本效益的电力高效技术至关重要,同时还必须推进发电的持续脱碳。 到2050年,建筑能耗的80%可能来自电力;如果届时电力供应实现脱碳,建筑使用的年排放量将接近于零。
-
大幅提高能源效率:如果不同步提高能源效率,空调使用增加以及供暖和烹饪的电气化将导致建筑的电力需求几乎增加两倍,从12,800太瓦时增加到2050年的35,000太瓦时左右。 而通过综合运用以下措施,这一数据有望降至约18,500太瓦时: - 提高热泵、空调和其他电器的技术性效率。 - 提高新建和现有建筑的能效,考虑一系列所谓的“被动式供暖和制冷”建筑设计技术,如在炎热国家采用隔热材料以及将屋顶涂成白色。 - 智能建筑管理系统和消费者选择,可避免对供暖或制冷的浪费性使用。 这些改进措施加上部署建筑层面电池和其他储能设备、智能建筑控制系统和屋顶太阳能发电设备,对于遏制电力峰值需求的增长尤为重要,而电力峰值需求是电力系统成本的关键驱动因素。
-
建造节能低碳建筑:新建筑的建造每年产生的排放量占全球总量的7%,即2.5 GtCO(2)。 到2050年,全球建筑面积(建筑覆盖面积)预计将扩大55%(或1400亿平方米,几乎是香港面积的150倍),主要分布在亚洲、非洲和南美洲。 如果建筑业的平均碳强度保持不变,那么从现在起到2050年,这一轮扩张将累计产生75 GtCO(2)的排放量。([2])通过采取以下措施,该累计排放量可减少到约30 GtCO(2): - 使钢材、水泥、混凝土和其他建筑材料的生产脱碳。 - 通过轻量化设计和模块化建造,或使用木材等碳强度较低的材料,减少建筑施工中的材料用量。 - 通过延长建筑寿命和共享工作空间,更好地利用现有建筑。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