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动Nengdong2022年3月28日讯)

新能源车

特斯拉(Tesla)在德国柏林的超级工厂正式开业。这是继内华达州、纽约和上海之后,特斯拉在全球的第四家超级工厂。在开业庆祝活动上,特斯拉首席执行官马斯克在德国总理朔尔茨面前向客户交付了首批30辆Model Y。马斯克早在2019年就宣布了建设柏林超级工厂的计划。本月早些时候,德国勃兰登堡州环境办公室终于授予了这家工厂的商业生产批准,意味着这家工厂终于可以正式开工,预计年产量可达50万辆。

受到上海防疫政策影响,汽车制造商特斯拉计划于本周一(3月28日)起暂停其位于上海的超级工厂生产活动,停产将持续4天,并已通知工人和供应商。

宝马汽车因当地新冠防控措施暂停在中国沈阳工厂的生产。这家通过其合资企业华晨宝马汽车有限公司在中国运营的德国汽车制造商表示,将从上周开始暂停生产,恢复生产的日期待定。宝马汽车表示,将继续监控新冠疫情情况,并相应调整生产计划。

现代和北汽向合资公司追加出资9.4亿美元。韩国现代汽车日前表示,向与北京汽车集团的合资公司合计追加出资9亿4218万美元。两家企业各承担一半,出资比例将维持对等关系。现代品牌2021年在华汽车销量下滑至顶峰时的2017年的3分之1,持续低迷,被迫增强资本。合资公司北京现代汽车的销量2017年曾达到113万辆。随后销售低迷。2021销量减至38万辆。

蔚来汽车发布2021年第四季度及全年财报。第四季度营收99亿元)(约15.54亿美元),2020年同期为66.41亿元。归属于蔚来汽车普通股股东的净亏损为21.79亿元,同比扩大46.0%。第四季度交付25,034辆车,同比增长44.3%,环比增长2.4%。2021年营收361.4亿元,同比增长122.3%;净亏损40.2亿元,同比收窄24.3%。2021全年总计交付91,429辆汽车,同比增长109.1%。

大众将与两家中国企业合资生产电池材料。德国大众(VW)发布消息称,与两家中国企业就在印度尼西亚和中国设立生产车载电池主要材料的合资公司达成基本一致。大众力争把车载电池成本降低30%~50%,提高在中国不断普及的纯电动汽车(EV)等新能源汽车的竞争力。大众与开展钴电池材料等业务的浙江华友钴业以及拥有镍矿山权益、开展新能源汽车材料业务的青山控股集团达成了组建合资公司的协议。目的是建立与电池正极材料(电池的主要成本)相关的供应链。

LG新能源将投资21亿美元与Stellantis组建电池合资企业。这家韩国电动车电池制造商说,LG新能源将花费14.64亿美元购买该合资企业51%的股份,并花费6.373亿美元为债务提供担保并支持其信贷额度。在定出上述投资计划前,LG新能源于2021年10月与Stellantis达成了协议,将共同为北美市场建立一座电动车电池厂。双方预计该工厂将于2024年第一季度开始投产,该工厂的年产能应达到40吉瓦时。

韩企增产EV电池材料。韩国原材料企业将加快增产纯电动汽车(EV)电池材料。乐天化学(Lotte Chemical)将投入1600亿日元规模,在韩国和美国建设电解液等的工厂。LG化学和浦项制铁公司(POSCO)也宣布增产。从韩国企业来看,LG等3家电池企业都制定了积极的投资计划,但在属于上游领域的电池材料方面落后于中国企业。

壳牌(Shell)与比亚迪签署全球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推进能源转型,携手提升比亚迪纯电动汽车(BEV)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PHEV)用户的充电体验。双方将首先在中国和欧洲开启合作,并计划将这一合作关系扩展到全球。壳牌和比亚迪还计划共同成立合资公司,在中国发展电动汽车充电网络。该合资公司预计将在深圳运营一万多个电动汽车充电终端,并有计划未来扩展到中国其他城市。